发布时间:2021-08-02 10:33:55
混凝土材料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产生裂缝的原因
受约束的混凝土,当温度、混凝土收缩等因素所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被拉裂而产生裂缝。
导致混凝土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
2.2 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收缩包括:混凝土自收缩和混凝土干缩。混凝土自缩主要是指在与外界绝湿条件下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干缩是在混凝土毛细孔中多余的水的蒸发所导致混凝土体积的缩小。不论是自收缩或干缩,还包括混凝土的化学收缩。这是我们以前所知道的。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泥性能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以前认为水泥品种不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据***的研究表明,水泥抗裂性能的劣化,是导致混凝土收增大,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由于迫求高强度及早强,水泥的含碱量越来越高、水泥细度越来越细C3S的含量越来越高,这导致水泥抗裂性能的大幅度降低。
(2)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是商品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成材料,而高效减水剂的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在混凝土稠度相同的条件下,加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的收缩比不加高效减水剂的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大。因此,泵送混凝土自然比非泵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比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开裂的原因,因为前者比后者加更多的高效减水剂。
(3)混凝土硬化前的收缩
在实验室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混凝土在硬化前是可以流动的。它的收缩不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而被混凝土的流动变形所弥补。但在施工现场,情况却完全是两回事。浇灌后的混凝土受到模板、钢筋等其它因素的约束,使其变形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大风、干燥、高温天气,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温度高、水蒸发量大而很快变硬而失去流动性,而内部混凝土还未硬化。在表层至内部未硬化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硬化梯度层。由于未硬化的混凝土变形快,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表层硬壳被拉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裂缝会再现,而且越来越宽,数量也越来越多。 2.3 早强带来的后果
早强使混凝土的早期弹性模量大大增加,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几乎没有增加以及混凝土早期收缩也会增大。从而大大增加了因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拉应力。这对于脆性材料的混凝土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其结果混凝土更容易被拉裂。